湍急水流中,抬棺的人有的被水流冲得离开队伍,后面的人见状赶紧迎头赶上,更多人趟水赶来,肩抬、手扶……4月4日,重庆秀山三溪村,一位老人去世后出殡遇涨水,当地上百村民自发赶来帮忙,齐心协力抬棺过河,送老人最后一程,场面震撼又感人。
4月5日,去世老人的儿子王先生告诉上游新闻(报料邮箱baoliaosy@163.com)记者:“帮忙的人都拼命在抬棺,全身衣服湿透、鞋子跑掉。”对此,参与抬棺的乡邻覃先生表示,哪家遇白事,左邻右舍不管在天南海北都放下手头工作赶回来帮忙,这是当地习俗。
▲众人抬棺趟水过河。
【资料图】
前些天,王先生的母亲去世了,享年90多岁。4月3日,老人出殡前一晚,天下起雨。
作为长子的王先生内心隐有不安:“母亲明天早上下葬,如果还是下大雨,该如何是好?”4日凌晨,狂风大作、暴雨倾盆,他更焦虑了:“母亲棺椁如何上山?怎样过河?可千万不要错过下葬时间啊!”
十个、几十个、上百个……狂风暴雨中,天还没亮,就陆陆续续有邻里乡亲赶来。大家甩掉雨伞,纷纷挽起裤腿,打算帮忙。
王先生介绍,下葬走的多数是山路,并不好走,被雨水打湿后,路面更是泥泞。小心翼翼抬着棺椁一路前行,更大的挑战来了:棺椁上山,必经当地一条河。“河宽10多米,平时河水不大,趟水渡河很容易,可当天,河水大涨,水势滔滔。”他称,他们本想借助滑轮和绳索,将棺椁放过去,但准备好之后,水势更大,无法实施。因此,只能人力抬棺渡河。
“我来,我年轻”“我力大”……更多前来送葬的邻里乡亲加入了临时抬棺的队伍。
“抬棺渡河的几分钟,我哭了,也终生难忘。”王先生表示,下水的人排成了一支长长的队伍,水深处已经没过大家的胸部。有人被水冲离队伍,又赶紧逆水跑回来,岸上的人也跳入河中帮忙,大家站在河中,扶持着抬棺的人的身体,以便其能够更稳固。
最困难的时候,棺椁已经有些侧翻,有人大喊一声:“用口气,抬正!”于是,队伍又齐心协力将棺椁抬正,大家都没有退缩,也配合得很好。“去世的是我母亲,我累点我值得,但邻里乡亲却没有这个义务,所以非常感谢他们,我讲一万个谢谢都不够。以后,我也会尽自己的所能,去帮助邻居。”
42岁的覃高峰就是帮忙抬棺的乡亲之一。他表示,当地有习俗,改动老人下葬地点和时间都不好,所以当天只有抬棺趟水过河。为了帮助邻居王先生一家,大家纷纷过来帮忙。“我是率先下水的,天下着雨,水流很大,抬棺的很多人都晃晃荡荡。棺木又较重,水深处还没过了胸部,非常吃力。”他称,抬棺的队伍在几十上百人,年龄在20-50岁之间,为了不让棺椁沾水,大家齐心协力、相互帮衬,有人用肩膀抬,有人用手举,还有人在身后搀扶,也有人在岸上拉绳索帮忙分担。几分钟后,棺椁顺利过河,过河后还有一段山路,上坡过程中也不容易,大家也是齐力肩抬手推手拉。
“这是我们当地习俗,不论关系好坏,只要邻居家中有大事,尤其是有老人去世这种白事,左邻右舍不管在天南海北,必须放下手头工作,赶回来帮主人家的忙。”覃高峰说,自己也是放下手头工作回来的,当天赶来帮忙的男女老少,在一两百人。
“视频中看到的是很少一部分,帮忙的人更多。”拍摄相关视频的付女士也表示,自己目睹了全程,当时感动得想哭,很多人鞋子都跑不见了,身上也被打湿。
记者注意到,《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》规定,人口稠密、耕地较少、交通方便的地区,应当实行火葬;边远高山等暂不具备实行火葬条件的地区,允许土葬。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划定,由区县(自治县)民政部门提出意见,征得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,经市民政部门审核,报市人民政府审定。另外,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。
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实习生 杜一萌 图片视频来自秀山【小二哥】
编辑:邹渝
责编:李洋 官毅
审核:冯飞